| 三韓時代 | 在三韩鼎立时期,属于马韩领域。 | |
|---|---|---|
| 三国時代 | 百济占据清州、报恩部分的中部地区;新罗占据永同、沃川和报恩部分的南部地区;高句丽占据堤川、丹阳、忠州、槐山和镇川等地的东北部地区。进入 4 世纪后,由百济占据现在的忠清北道全境 | |
| 高丽時代 | 995 | 成宗 14 年,全国被划分为 10 个道,这一带被称为“中原道”,管辖 13 郡 42 县。 |
| 1106 | 睿宗元年,合并河南道(忠清南道),统称忠清道。 | |
| 1171 | 明宗元年,再次分离,现在的忠清北道大部分地区归属杨广道,设置忠州牧和清州牧。 | |
| 1356 | 恭愍王 5 年,更名为“忠清道”。 | |
| 朝鮮時代 | 1395 | 太祖 4 年,杨广州下属郡县归京畿道管辖,忠州、清州、公州和洪州下属郡县合并为忠清道,并在忠州设置观察使。 |
| 1413 | 太宗 13 年,郦洪(骊州郡)、安城、音竹、阳城(安城郡的一部分)、阳智(龙仁郡的一部分)归入京畿道管辖,原属庆尚道的沃川、青山、黄涧、永同和报恩的各郡县归入忠清道。 | |
| 1895. 5.26 | 高宗 32 年,道制废止,全国划分为 23 个府的行政区域,此时归入忠州府管辖。 | |
| 1896. 8. 4 | 府制废止,实行 13 道制,第一次得名“忠清北道”,并在忠州设置道厅。 | |
| 1908. 6. 5 | 道厅迁至清州(南门路 2 街,现在的中央公园),管辖 18 郡 199 面。 | |
| 1914. 3. 1 | 重新整合行政区域,成为 10 郡 114 面。 | |
| 1929 | 随着部分面的再次整合,减少至 10 郡 101 面。 | |
| 1931. 4. 1 | 实行修订后的地方制度,清州忠州面升格为邑,成为 10 郡 2 邑 104 面。 | |
| 1937. 6. | 道厅建筑从南门路迁至现在所带地(文化洞)。 | |
| 1940.11. 1 | 永同面和堤川面升格为邑,成为 10 郡 4 邑 102 面 | |
| 光復以降 | 1946. 6. 1 | 清州邑升格为府,成为 1 府 10 郡 3 邑 102 面。 |
| 1947. 1.31 | 俗离面分为内俗离面和外俗离面,成为 1 府 10 郡 3 邑 103 面。 | |
| 1949. 8.13 | 沃川和曾坪面升格为邑,成为 1 府 10 郡 5 邑 101 面。 | |
| 1949. 8.15 | 清州府变为清州市,成为 1 市 10 郡 5 邑 101 面。 | |
| 1956. 7. 8 | 忠州邑升格为市,阴城面升格为邑,成为 2 市 10 郡 5 邑 100 面。 | |
| 1963. 1. 1 | 清原郡四州面归入清州市、槐山郡上芼面归入中原郡、庆北闻庆郡龙岩面三松里归入槐山郡青川面,成为 2 市 10 郡 5 邑 99 面 1 办事处。 | |
| 1973. 7. 1 | 行政区划重组后,报恩面、镇川面和金旺面升格为邑,成为 2 市 10 郡 8 邑 96 面。 | |
| 1979. 5. 1 | 槐山面和丹阳面升格为邑,成为 2 市 10 郡 10 邑 94 面 3 办事处。 | |
| 1980. 4. 1 | 堤川邑升格为市,堤川郡更名为堤原郡,成为 3 市 10 郡 9 邑 94 面 3 办事处。 | |
| 1980.12. 1 | 梅浦面升格为邑,成为 3 市 10 郡 10 邑 93 面 3 办事处。 | |
| 1983. 2.15 | 清原郡江西面归入清州市,成为 3 市 10 郡 10 邑 92 面 6 办事处。 | |
| 1989. 5. 1 | 清州市设置东部、西部办事处,成为 3 市 10 郡 2 市办事处 10 邑 92 面 56 洞 6 面办事处。 | |
| 1990.12.31 | 设置忠清北道曾坪办事处,成为 3 市 10 郡 1 道办事处 2 市办事处 10 邑 92 面 56 洞 6 面办事处。 | |
| 1991. 1. 1 | 堤原郡更名为堤川郡 | |
| 1992. 1. 1 | 丹阳邑原丹阳办事处升格为丹城面,成为 3 市 10 郡 1 道办事处 2 市办事处 10 邑 93 面 56 洞 5 面办事处。 | |
| 1995. 1. 1 | 忠州市中原郡整合(至忠州市),堤川市堤川郡整合(至堤川市),设置清州市上党区和兴德区,成为 3 市 8 郡 2 区 1 道办事处 10 邑 93 面 60 洞 5 面办事处 3 支所。 | |
| 1995. 3. 2 | 忠州市周德面和堤川市凤阳面升格为邑,成为 3 市 8 郡 2 区 1 道办事处 12 邑 91 面 60 洞 5 面办事处 3 支所。 | |
| 1996. 1. 5 | 清州市兴德区秀谷洞分为秀谷一洞和二洞,成为 3 市 8 郡 2 区 1 道办事处 12 邑 91 面 61 洞 5 面办事处 3 支所。 | |
| 1998. 2. 1 | 清州市上党区、荣洞、北二、北三和寿洞并为中央洞,文化、北一、南门路二街、瑞云、南门路一街、西门、南州、石桥洞并为城内洞,成为 3 市 8 郡 2 区 1 道办事处 12 邑 91 面 56 洞 5 面办事处 3 支所。 | |
| 1998. 9.23 | 丹阳郡别芳和各办事处撤销,成为 3 市 8 郡 2 区 1 道办事处 12 邑 91 面 56 洞 3 面办事处 3 支所。 | |
| 1998. 9.25 | 堤川市中央洞和南泉洞并为南泉洞,东岘洞和头鹤洞并为东岘洞,花山一洞和二洞并为花山洞,荣川一洞和二洞并为荣川洞,成为 3 市 8 郡 2 区 1 道办事处 12 邑 91 面 52 洞 3 面办事处。 | |
| 1998.10. 1 | 忠州市城内洞和忠仁洞并为城内忠仁洞,校岘一洞和安林洞并为校岘安林洞,丹月洞和达川洞并为达川洞,成为 3 市 8 郡 2 区 1 道办事处 12 邑 91 面 49 洞 3 面办事处。 | |
| 1998.10.17 | 槐山郡青川面德坪、松面办事处和清安面富兴办事处撤销,成为 3 市 8 郡 2 区 1 道办事处 12 邑 91 面 49 洞。 | |
| 2000. 1. 1 | 清原郡北一面升格并更名为内秀邑,镇川郡万升面更名为广惠院面,成为 3 市 8 郡 2 区 1 道办事处 13 邑 90 面 49 洞。 | |
| 2003. 8.30 | 曾坪办事处升格为曾坪郡,成为 3 市 9 郡 2 区 13 邑 90 面 50 洞。 | |
| 2005. 4. 1 | 忠州市上芼面更名为水安堡面 | |
| 2007. 1. 1 | 清原郡梧仓面升格并更名为梧仓邑,成为 3 市 9 郡 2 区 14 邑 89 面 50 洞。 | |
| 2007.10. 1 | 报恩郡内俗离面更名为俗离山面,外俗离面更名为长安面,怀北面更名为怀仁面 | |
| 2008. 1. 1 | 清州市山米粉长洞分为山南洞和粉坪洞,成为 3 市 9 郡 2 区 14 邑 89 面 51 洞。 | |
| 2012. 1. 1 | 忠州市利柳面更名为大召院面,清原郡江外面更名为五松邑 | |
| 2014. 7. 1 | 清州市和清原郡合并为清州市(4 区 3 邑 10 面) | |